2010/12/01 (三) 模擬機參訪 與 羽田神社


午餐
因為我們問很多問題,也希望可以到下午見到二宮和江澤,所以待到了中午之後。高橋帶我們到複合大樓的二樓餐廳去用餐。餐廳有點半自助餐式,可以當場點拉麵,或是拿已經做好的飯糰或豆腐等等的配菜。收費也還算合理。我點了豚骨拉麵,味道還不錯,湯頭很濃也好喝呢!
餐廳有成排的窗戶而且緊臨停機坪,旁邊就可以看到飛機,視野很棒呦!


整個就變成觀光客了(其實本來就是)
 
 
訓練模擬機
在複合大樓的北側,則另外興建了一個建築物,這是因應新塔台所設計的模擬機。這套模擬機在新塔台開始興建時也同時由三菱開始規劃建置,因此所有的設計都是以新塔台以及新場面蓋好後的狀態為基準設計的,甚至連席位上的裝備都跟塔臺一樣,所以管制員在真正新塔台啟用前,都已經在模擬機裡面做過訓練了。
雷達模擬機
    近場臺的雷達模擬機並沒有非常特別的地方,就是一套和目前席位大致相同但稍為裝備精簡的訓練台。他沒有東京管制部的自我訓練功能,也就是訓練時需要搭配操作手對航機輸入指令。而題庫的建立好像也是需要耗費一點時間。比較有趣的是,雷達模擬機和塔臺模擬機是可以連線的,因此塔臺跟近場臺可以共同進行整體的訓練。

 


近端是教官操作席,遠端則是學員的模擬席位

LP拍這張比較漂亮

 
塔臺模擬機
    這是一個媒體大肆報導的明星機器,因為新場面的運作較為複雜而孕育出來的系統,由三菱開發設計。主體分成兩個部分,模擬塔臺與虛擬飛行員操作室。
    模擬塔臺是除了入口處之外,360度設計的全向模擬機。管制員被許多的LCD螢幕環繞,內圈則為管制員工作臺。他並沒有以1:1的比例複製,但是該有的席位都有備配。窗外視野都是3D的場景,所以航站、車道、甚至遠方的建築物都是立體的。只是沒有瘋狂地把整個東京地區的建築物都擺進去就是了。甚至塔臺裡面還可以聽到機場裡的飛機噪音,但其實真正的塔臺上聽不太到這些聲音啦,但對於機場環境氣氛的營造倒還算頗有感覺。
    飛行員操作室則在另一個區隔的房間,有監視器可以看到模擬管制室裡的樣子。操作席位其實就是一個機場平面圖,跟訓練所的塔臺模擬機很像,虛擬飛行員也是點選路線來輸入指令。每一個虛擬飛行員可以操控5架飛機,操控室裡共有八組虛擬飛行員席位,因此可以管制到40架次的飛機。假設以塔臺的全席位配置來看,至少就要有8個管制員值勤,在加上8個虛擬飛行員和指導教官,應該一次就需要將近20名的人力。我並沒有很仔細詢問這些人力到底怎麼安排,但這在台灣,就是整個塔臺都送去訓練還不夠人哩!呵呵!


LP拍的這張把360度的感覺都表現出來了


模擬機的裝備和真塔臺幾乎都一樣
這個螢幕左下方隨著時間和雷達信號圖式化的航機位置可以協助管制員預測離場的放行順序

國際線端的西區管制席

貼近螢幕看會有不自然的轉折,但是在管制席則沒有感覺。物件都是3D的

這是模擬機的背後,都是大型的LCD顯示器

這裡是虛擬飛行員的"駕駛艙",上頭螢幕可以監看模擬管制室

這是模擬飛行員的操作螢幕
 

    這些模擬機,除了訓練之外,也可以用來考核。為我們導覽的大誠先生就很直接地告訴我們,他們即使在辦公室,都仍然要接受考核,即使不接受考核,他們也會儘量抽空到管制席位上去管飛機,因為行政單位和第一線的連結是不能斷的。如果真的覺得太「挫」,他們可以使用模擬機來進行練習和考核。
    大誠說的話真是深深的擊入我們的心,尤其看到在台灣離開管制單位前往業務單位,拿著管制加給的管制員,再也不回到前線來作戰,而思維和第一線管制員漸行漸遠,造成行政人員和管制員嚴重的思想隔閡,最後甚至變成對立,這對整個管制環境時在一點幫助都沒有啊!
    站在塔臺模擬機的中間,我真的感受到甚麼叫做「遠見」。
 
    參訪過後,LP和我搭乘京急電鐵到大鳥居站(其實就是我住的東橫INN該站),並沿著地圖上寫的「產業道路」步行至羽田神社。我們印象中的產業道路是農田裡的小路,但事實上這條路全都是大卡車,應該是連結到工廠的大幹道吧。
    我們沒有深究為什麼羽田神社跟航空有關,但是如果想找到罕見的「航空安全御守」,除了京都的大賀茂神社之外,我就只知道這個地方了。我們各自購買了一些航空安全御守,並看到祈福的繪馬上有好多航空相關的人員,舉凡飛行員、空服員、報考ATC的考生都來祈求保佑,我也買了一塊,祈求這一兩年來多災多難的台北近場臺跟塔臺,也可以管制平安。
    羽田神社的航空安全御守有兩種,一種是布製的,有藍色跟紅色,另一種是比較華麗型的,當天僅存的一個被我買走就沒了。離大鳥居站大概走路不到10分鐘就到了,有興趣的朋友不妨將他列入行程。
點我前往羽田神社的官方網站


羽田神社的航空安全御守和繪馬

僅以我微薄的力量祈禱大家都平安


祈求航空安全的繪馬到處都是
 
 
 
參訪篇結語
這次參訪的記錄就寫到這裡了。因為沒有詳列問題,所以有些內容不見得可以很完整的討論到。但是能看到可說是目前日本最新的管制單位和設備,也可以說是不虛此行了。尤其在經過數年後的再訪,看到日本在這幾年內進行的改變,也可以看到他們如何在面臨劇變時,所進行的訓練,以及為了達成訓練而發展的系統。日本人做事情的嚴謹,就如日本這個國家帶給所有人的印象一樣,而且實實在在不花俏,系統的發展以操作者的需求為方向,在加上國家本身就有足夠能力自行研發設備的公司,雖然管制單位的設備並不一致,但是設計的產品卻維持在相同的基調之下,如此也同時降低了人機介面之間所產生的溝通困難,其實也是維持飛安的重要一環。
    非常感謝協助這次參訪安排的每一個人,包含中華民國管制員協會的李必娟教官和幫忙跟日本聯絡的理事長秘書余家愷。日本的接待超客氣的Kenji先生、退休管制員兼飛機迷的高手Kudo先生、東京app的高橋先生、大誠先生、二宮先生和江澤小姐,以及因為發音和漢字合不起來而沒有被我們記錄到的導覽管制員們。當然也感謝吳冠融學弟這次的同行。跟同事一起在日本趴趴走是挺有趣的感覺哩。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i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