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沒跟大家見面了,大家好嗎?

日前因為Ming的身體出了點狀況,被老天爺按了個暫停,工作和生活都有很大的調整,所以也一陣子沒有更新了。 至於是怎樣的狀況再找機會跟大家分享吧。

又到了天氣不穩定的夏天,每到午後的山區熱對流讓中央山脈區域長出高聳的雷雨胞,而飛機當然唯恐避之而不及,大家都會明顯地偏離航道飛行來避開危險的雷雨雲。同時這幾天也因為天氣系統造成中南部的大雨,也同樣使飛機偏航嚴重。於是就有網友看著FR24,就發現飛機在空中飛出像彈簧一樣的軌跡,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軌跡呢?

其實,這是航管"延誤飛機"的其中一種方式。

除非是直升機,飛機在空中是不斷往前飛的,但是遇到空域飛機太多或是有狀況,一直往前飛要飛去哪呢? 這時候,管制員除了減速不要讓飛機快速消耗距離外,就必須要採取手段去"延誤"飛機,增加飛機的飛行距離來爭取時間空間。 最基本的就是雷達引導偏離原本路徑,只要比原本的直線多出一點角度,飛機的距離就會增加。但在雷達引導還是無法得到足夠空間時,下一個方法就是空中待命,也就是大家常說的在空中"盤旋"。

但盤旋只是個很粗略的說法,管制員要讓飛機"留在原地"的主要方式有兩個,第一個就是直接360度轉圈(這稱為盤旋就很適切),管制員會發出 make left/right orbit,或是make left/right 360的指示,這時候飛機只要在空中轉一圈,就達成管制員的需求了。但是轉一圈才2分多鐘,有時得一直盤旋才能滿足管制員的空間需求,這時候在"適當的地方"就會使用下一個方式,也就是實施"等待航線(Holding pattern)"

等待航線通常會由民航局公告,並且標示在航圖上,飛行員依照圖上的資料,就可以在設定好的位置待命,這個待命航線通常需要4分多鐘才會完成,管制員只要照顧好待命航線上飛機的高度間隔,時機"成熟"時再讓飛機脫離等待航線繼續前進即可。

上圖:就是公告的等待航線程序,等待點為JAMMY,是使用經緯度定位出來的點,4000呎以上都能待命,進入方向為068度,
下圖:實際飛行時,從進入等待航線到在等待航線上的軌跡。由電腦執行時,電腦處理了高空風的角度問題後,飛出來的等待航線就跟航圖一樣呈現美麗的跑馬航線。如果沒有電腦介入,飛行員的風修又沒處理好,就會飛成雞蛋的樣子。

 

那麼,為什麼要說適當的地方才能使用呢? 目前的公告待命航線,除非RNAV程序可以使用經緯度來定位,一般傳統程序仍須搭配地面助航設施來設計。受限在助航設施的位置,等待航線並非到處都可以劃設的。管制員事實上也可以口頭指定這樣的待命航線,但受制於法規,頒發時必須要參照地面設施,所以即便現在配備飛航管理電腦的飛機只要簡單的輸入就可立刻進入等待,可惜法規沒有配合也就無法運用。

下面這張圖就是因為航機已經偏離原本的路線很遠,但又需要實施待命,於是收到了make left orbit的指示,而且轉了非常多圈。因為缺乏如等待航線被指定的等待點,飛機只要一直轉圈,就開始出現了有趣的狀況。

 

小飛機飛行訓練時都會有一個turn about a point的課目,也就是繞著地上的一個目標物轉圈。這時候因為空中風向風速的狀況,在轉彎時,飛機必須持續修正轉彎的壓坡讓飛機維持在一個正圓而且不會偏移位置的狀態。

可是大型民航機在轉彎時,轉彎坡度都是固定的,這時候,勢必因為轉圈途中逆風和順風的影響,飛機位置就會開始偏離。所以當空中盤旋的時間一久,飛機就會被"越吹越遠"。也就形成了軌跡途中像彈簧一樣的路線。所以拿上面的圖來看,大家知道天上的風從哪裡來嗎? 沒錯,就是從西南邊吹過來,所以飛機就漸漸地往東北邊偏移了。所以,這樣的彈簧圈並不是透過飛常複雜的指示達成的,只要管制員發一句"make left orbit until further advise(左轉360度直到進一步通知),隨著時間一久,就自動變成這樣了。你說,大自然的力量是不是很有趣呢?

arrow
arrow

    Mi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