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請問一個幼幼班的問題,區域管制、近場管制和機場管制服務之間是何時將航空器交給下一階段管制,是以飛行高度來區分嗎 ?


這是有網友在虛擬航管組織詢問的問題,我看了一下過去的文章似乎也沒針對這個做過介紹,所以在這裡為大家做簡單的解說。

天空雖然連成一片,但是在管制員的心中,空中不但有著一條條的航線,還有一堵一堵的牆。有的牆可以穿透,有的牆卻是無形卻完全無法穿越否則可能造成安全上的疑慮,而這一堵一堵的牆也因此圍出了一個個範圍,我們稱之為空域(airspace)。

1.jpg

這是一張飛航指南上的航路圖,而裡頭有一些線段框出來的區域,有的線段是橘色的,有的是紅色的。橘色線段框出的範圍是終端空域,通常高度是離地1200英呎到距海平面20000英呎的高度。
這個區域內飛機正進行著離場後的爬升,或是到場的飛機正在進行到場和進場程序,而區域內也通常都有塔台的空域包含在其中。當然,大家在圖中還是可以看到有航路穿越其中,如果飛行高度較低的飛機走在這些航路上,那麼這些飛機也會受到管轄終端空域的管制單位管控。而管轄終端管制空域的飛航服務單位通常是近場台(approach),為什麼說通常呢?因為有些地區的終端空域還是可能由區域管制中心管轄的,例如十幾年前的金門、澎湖和馬祖都是區域管制中心管轄的終端空域,只是目前都已經劃歸給台北和高雄近場台了。

而終端空域水平範圍之外,有航線的地方,基本上都是區管中心的空域,除非有雷達附加引導空域,否則區管中心的空域其實是線條狀而非塊狀的。那麼上面提到終端空域通常只到20000英呎,也就是說,終端空域的上方,有航線的部分,那個包圍著航線的區域就會是區域管制中心的空域。簡單地說,空域都有水平和垂直範圍,而管制員必須確保飛機除非經過協調(這協調兩個字其實是非常複雜的過程),否則是不可以進入他人空域的。

此時就先介紹塔台和近場台之間的交接,這時候又可以分為目視(VFR)航空器和儀器飛航(IFR)的航空器。

5.jpg

VFR:VFR航空器通常從機場離場後,都會保持在塔台的頻道直到脫離塔台的水平範圍,在台灣的VFR航空器通常飛行高度都不高(除非有特殊任務),所以鮮少會是在塔台水平範圍內就超出塔台空域高度範圍的。

而台灣的目視航空器也都被限制沿著目視走廊飛行,因此可以在途中看到一些三角形的報告點,這些報告點如果在空域邊緣就可能會變成塔台和近場台之間交接VFR航機的交接參考點。所以不管離場的飛機飛到了例如Yingge(鶯歌),塔台就會將他交給近場台,而近場台手上回松山的VFR飛機,也就會一樣在鶯歌給塔台。那你可能會好奇向新竹的圈圈外沒有三角形怎麼辦? 這時候,就是用機場空域的範圍作為交接位置了。

IFR:IFR就單純得多,因為管制員必須全程為IFR航機提供隔離(除非某些空域遇上VFR航空器),所以通常塔台在飛機起飛離跑道頭1浬半就可以給近場台。而到場的飛機則通常攔截到五邊進場航道時會由近場台換給塔台。

那麼近場台和區域管制中心呢?

簡單的原則,就是脫離空域邊緣就要換給對方,如果飛機爬升很慢,在穿越近場台高度範圍前就已經脫離左右範圍,那這時候就是以水平範圍作為交接。如果這架飛機爬升非常快,離開水平範圍前就已經快脫離近場台的高度範圍,此時就會用高度來做為參考的範圍。

而管制員交接前要確保沒有潛在衝突才可以交接,所以有時候可能才爬過11000呎就已經給區管中心,但有時可能會保留到非常晚,甚至要跟區管中心借用空域,這個我們等等再說。

但事實上,真實世界的空域並沒有那麼單純,而這也是因地制宜的。以下就拿台北近場台來做例子。

下圖框起來的粉紅色空域是台北終端空域,這裡面有松山、桃園、新竹基地、龍潭基地和台中清泉崗機場等五座機場,由台北近場台管理。而這塊區域中,近場台就區分成了松東、松西、桃北、桃南、桃園五邊還有台中席等席位。詳細的劃分就不介紹了。

2.jpg

 

下圖中藍色和綠色區域水平範圍是台中席的空域,可是因為地理位置的關係,飛往桃園機場的飛機如果要避開台中空域,這時飛機都會過高下不來,因此台中席就被切割成了三大區塊。

綠色的區域,16900呎以下才屬於台中席,可是以上的空域雖然仍在近場台的空域範圍,卻是切割給區域管制中心處理桃園機場到場航機排序的空間。

藍色的區域,則是16900-9000呎是給桃南席和松山席管制,17000呎以上一樣給區管中心使用,而低於9000呎才屬於台中席。

3.jpg

所以拿上面那條紅線來看,那是松山離場的汐止2M離場的示意圖,它最低高度是16000英呎。這時如果飛機飛的是16000呎,飛機繼續往前飛行就會進入台中空域,所以由松山席換給台中席,雖然中間有一小段會進入戰管空域,但是不需要給他們,而可以在路線轉折處也就是XEBEC直接給台中席。但如果飛機巡航高度是18000呎以上,這時候,因為前面提到17000以上屬於區管中心使用,因此在XEBEC要換給區管中心。

有趣的是,因為飛往澎湖機場的噴射機其實下降時還在台中的空域水平範圍內,因此松山席會交給區管中心沒多久,區管中心在確認和桃園飛機沒影響後又會把飛機送回台中席下高度。

所以整理一下,區管中心和近場台間的交接就可以看到下面幾種:

(示意圖,橘色代表區管中心範圍,紅色虛線是近場台空域,其中紅色表示該近場台的A區,綠色是該近場台的B區,你也可以不理會虛線,把紅、綠區想成不同的近場台交疊在一起)

1:近場台空域外沒有下一個近場台或是同單位內的席位,這時候就直接給區域管制中心。

2. 飛機爬升很快,在A區空域水平範圍內飛機就出了空域,這時候就以高度作為交接基準。

3. 飛機爬得不快不慢,但在水平範圍邊界才會脫離A區空域,這時候就是在A區的空域邊緣交接。

4. 飛機爬很慢,這時候以標準來說,A區管制員必須在飛機進入B區前,把飛機換給B區管制員,再由B區在飛機穿過其垂直高度範圍前換給區管中心。
但是有時候穿越B區的時間或距離非常短,這時候,A區管制員可以跟B區管制員協調後,直接把飛機換給區域管制中心,這個動作我們稱為point out,而B區管制員同意A區的point out後,B區的管制員就要負責讓手上的飛機避讓A區point out過的飛機。 

反之亦然...

4.jpg

所以天空雖大,但空域劃分和交接的規則其實是包羅萬象因地制宜的。而單位之間,也會依照交接的航線與空域的地理位置選擇適當的交接參考點,這都會寫在單位間的工作協議書內,只是在飛航指南上看不到這麼細節的資料。

以上就是關於空域交接的介紹,如果有不清楚的地方或是進一步的問題歡迎在下面留言喔!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Ming 的頭像
    Ming

    守護天空的隱形人

    Mi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