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雷達的死角
前面說過雷達是發射無線電訊號,接收反射波或是來自飛機回傳的應答波。但是他發出去的微波除了之前說到的範圍限制之外,還受到了無線電波直線行進的影響,而有所謂的LINE OF SIGHT。這條連結於雷達和目標物之間的直線,只要被任何的障礙物擋住,雷達就無法偵測到障礙物後方所要搜索的目標物,或是因為地球區度的影響,目標物的高度如果在距離中心一定距離外,而且高度過低的話,雷達就無法偵測到。相同的,次級雷達雖然有效距離很遠,可是當飛機轉彎時,如果天線正好背向雷達的話,次級雷達信號也會暫時消失的。

此外,初級雷達的波場其實就像一面扇子一樣,雷達陣地的正上空,也會變成一個死角,我們稱為CONE OF SILENCE。飛機飛越雷達正上空時,也會突然消失無影蹤。所以事實上飛機在空中飛行,在某些因素之下,雷達並沒有辦法偵測,所以並不是所有在天上飛的飛機都可以被雷達看到的(先撇除隱型戰機那種異類不管)。

在過去松山機場還沒安裝自己的搜索雷達時,使用的都是安裝在中正機場06/24跑道旁邊那顆機場搜索雷達。但是當飛機進場到松山機場,當他的高度低過於林口台地時,飛機就會消失在雷達螢幕上,所以管制員必須要在換給塔台前終止雷達服務(RADAR SERVICE TERMINATED),因為都看不到了怎麼提供雷達服務呢(甚麼是雷達服務,以後再聊)?一樣的,松山機場起飛的飛機,在爬過一定高度之前,台北近場台一樣沒有辦法看到他。

要解決這個問題,就是多放幾個雷達囉。只要在無法涵蓋的區域多加一顆雷達,就可以補足這個區域雷達監視的涵蓋範圍。並且經由電腦處理,一樣可以整合成一個目標。這時候,當該區域的信號穩定而且只需要一顆雷達的信號就可以提供適當的服務,就可以只使用單一雷達來原來提供服務,我們此時稱他為單一雷達區。但是如果該區域需要多顆雷達信號來提供穩定的目標監視,電腦一樣可以辦到,而且可以把螢幕區分成很多的RADAR SORTING BOX,去分配每一個box裡面到底要陸續優先選擇哪幾個雷達的信號源,這類的區域我們則稱之為多重雷達區。而兩個單一雷達區連接的地方因為這個SORTING BOX的設計也無法避免一定要出現一個多重雷達區。在多重雷達區中,你並不知道該目標真正的位置是由哪一個雷達來的,由於目標來源不同,飛機的位置難免會有誤差,也因此,單一雷達區裡面的飛機隔離標準,就和多重雷達區裡面不同,這個以後會提到。

全台灣有很多的雷達,南北各有一顆長程雷達,桃園、松山、台中、高雄、花蓮和台東各有一個終端雷達,馬公還有一個中程雷達,在加上軍方的雷達,全台灣幾乎都在雷達涵蓋下,除了山谷內的飛機比較難看到之外,大部分飛機都是可以追蹤到的。

當然啦,因為單位內的硬體跟軟體設定,並不會引用所以雷達的資料,所以在某些區域依然會有涵蓋不足的問題。例如台北近場台東邊的空域,低一點都看不太到呢,低是多低呢? 9000就已經看不到了! 所以這時候管制條的資料就變得很重要,因為飛機會在定點呼叫你,可是你並沒法看到他,但是知道飛機在那。此時就要採取非雷達管制,並且在預期他可以看到的位置作報告。印象中有一次,松山飛機太多,在ILAN待命,結果把飛機下到低於7000就突然消失不見。雖然這樣也可以管,可是當時飛機時在太多了,可不能繼續讓他作非雷達程序,所以為了雷達監視,又請他爬回來,這時候又看到啦!你說詭不詭異呢!

在雷達上飛機不見其實對雷達管制員來說是滿恐怖的,但是卻永遠要記的的是,沒有雷達,管制員還是有辦法管飛機的喔!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Ming 的頭像
    Ming

    守護天空的隱形人

    Mi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