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我想如果不先寫這一篇的話.. 後面寫的一定沒人看得懂了!! ^__^---
非雷達管制(NON-RADAR CONTROL) ,從字面上就看得出來是在沒有雷達環境下的管制.很多人會以為雷達是航管必備的裝備,但是想想看,在大海上怎麼可能會有雷達涵蓋呢?可是飛機不是照飛無誤嘛?沒有雷達,在空中飛機的安全到底要怎麼達成?其實他還是有一套做法和標準可以依巡的.在管制員與飛行員之間唯一不要壞掉的東西就是無線電,因為一旦無線電通信中斷,那就真的沒辦法玩下去了.

飛機在空中飛行,不論是沿著傳統使用VOR(特高頻多向導航台),NDB(歸航台),DME(測距儀)或是TACAN(太康台)等助導航裝備所設定出來的航路,或是使用稱為區域航行的RNAV航法,也就是使用不論機上的飛航管理電腦或是慣性導航或是GPS等等可以讓飛機定點飛行而不受限於地面電台裝備的導航方式. 不論哪一種方法都沒辦法確保飛機能夠準準地在設定的航跡上飛行.誤差會來自於助導航裝備,人為操作技術,飛機裝備等等,而讓飛機實際所在的位置可能會向左向右有不同程度的誤差.假設有兩條航路互相交錯,何時可以真的通過彼此,或是同高度同向的飛機何時有隔離,或是進場的航機和離場的航機又有什麼樣的關係,何時才能有隔離,國際民航組織在飛航管理程序中,已列出了一套規則去運用,依循這套規則(當然部份還是要主管機關去制定),飛機才能算是達到隔離.

在非雷達的隔離中,運用的有垂直隔離.前後隔離.左右隔離和初期隔離,只要有其中一種隔離的存在就算是有隔離.

垂直隔離(VERTICAL SEPARATION)即使再雷達環境也常常運用,而且是非常好用的,也就是大家熟知的一千呎高度隔離.在空域狹小的終端區域,垂直隔離也是最好用的方法.拿真實生活的例子來說,就像陸橋或隧道一樣,把一些重要的路線互相以高度錯開,這時候就不需要在十字路口浪費紅綠燈的等待時間

(上圖:對頭航機的前後隔離與垂直隔離的運用)

前後隔離(LONGITUDINAL SEPARATION)從字面上就可以看出來是航機前後的間距.但是其實他也套用在航跡相交錯的隔離上.他可以使用時間(兩架飛機間距特定的時間)或是如果裝備許可則使用距離(前後保持要求的距離).簡單舉個例子,當你在高速公路開車,如果你和同一車道的車輛一同前行,如果法規要求你時速100時要間隔100公尺,那如果你不到100公尺就是沒有前後隔離.你可以把平行的車道想像成不同高度.如果你在穿越隔壁車道時,隔壁車道的車子和你不到100公尺,你這樣穿過去就算是低於隔離.實施前後隔離時可以指定飛機通過某個位置的時間,或是限速等等方式.讓飛機維持適當的間隔. 類似的道理也存在於飛機同向或對頭爬升下降的時候.反正就是在飛機之間的關係在要求的距離或時間以內,這兩架飛機一定要有其他的隔離存在,否則就算低於隔離了.因為前後隔離需要很大的空間,所以大多數使用在航路的管制較多


左右隔離(LATERAL SEPARATION):航機飛行的誤差會讓他存在於飛行路線上可能位置中的任何一個區域,這時候我們就必須要確保兩架飛機這個區域不要重疊.而飛機所可能在的區域範圍我們則將他劃定為保護的空域,所以左右隔離就是確保保護空域不要重疊.這個方法可以運用在有夾角的兩條航路上,至特定距離後兩架飛機的保護空域就會脫離關係.在脫離關係之前,航機就當然必須要建立其他的隔離.假設你在高速公路上行駛.當你附近都塞滿車子,只能跟著其他車輛前進,這時候接近收費站時,因為車道變多,你就可以換到其他的車道去,這時候你就可以不用和剛才你跟著的車子保持距離.這就有點類似左右隔離的概念,但當你通過收費站車道又縮減回來,你是不是在空間不夠之前一定會插到某輛車之前或之後跟著走,這就等於是左右隔離消失前你達成其他隔離的過程

初期隔離(INITIAL SEPARATION)則是決定放行離到場航機時,連續離場之間以及離場與到場之間的關係.他的隔離標準並不複雜,但是有時候感覺稍嫌大膽.很多時候初期隔離放出來的距離到了空中還是要運用其他的隔離來保持兩架飛機之間的距離.所以初期隔離可以運用到的機會反而不是太多.初期隔離的概念就有點像交流道上的匝道控制.依照要求的時間隔離逐架放行航機.但是有沒有發現即使匝道做了控制,車輛在高速空路還是不段變換,這就是因為其中還有很多變數存在.空中也是如此.

當使用非雷達管制時,上面說起來很簡單,可是由於所有的東西都只存在於管制員的頭腦
以及管制條的紀錄上.從管制條寫的紀錄可以判斷的出來飛機現在必須做些什麼隔離.並透過飛行員的報告來逐步達成.飛行員飛到哪了,或是"大致"飛到哪了,都必須經過管制員的計算在腦海中建構每架飛機之間的關聯,說真的並不容易.也因此在流量上絕對是大打折扣.服務品質也絕對很糟,飛行員則要有燒很多油的心理準備(因為高度上不去,下不來,或是長時間的待命).

為了解決非雷達的問題,很多國家都已經再研發甚至已經實際運用其他的替代裝備,現在網路和衛星技術的進步就是一個解決出口.他運用飛機自動發送的座標在螢幕上定位,沒有衛星裝備的則透過相關單位將位置報告輸入後,由電腦自己去計算可能的航向和位置.當然他的精準度就和前者不太一樣.在東京或是紐西蘭都已經實施了這樣的技術彌補大洋上看不到飛機的困境.但是雷達環境下突然當機,要達成前述的非雷達隔離基本是需要一段過度時間,在那時間內還是很有可能會有低於隔離的狀況,但是這是沒有辦法的.


現在要雷達裝備全部壞掉真的很難,但是也不能100%信賴.在主要和備份雷達啟動的中間,還是需要短暫運用非雷達的管制技巧.很多時後他也是空域運用的一個觀念,即使真實生活派不太上用場,但是在學習的過程中對於管制方法的思考和判斷還是很有趣的過程.這也市目前受訓階段正在努力學習的東西,雖然才一點點事情就已經爆腦了! 過兩天會使用受訓的一些實例跟大家分享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i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