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6/15 台灣飛航管制的新里程碑


經過了無數人數年的努力,管制員陸續地訓練,熟悉,就像準備一場大秀一樣,竭盡眾人之力,民國100年6月15日,台灣的航管系統終於成功地完成系統轉移。

從4月開始率先由花蓮和台東近場台分別進駐北部和南部飛航服務園區/以下簡稱北管和南管http://blog.yam.com/ming010/article/36911270),接著換台中近場台在五月初切分成兩大塊,負責清泉崗機場的區域移至北管,負責嘉義,馬公,金門區域者移至南管,然後五月底則是高雄近場台也搬遷至南管。

在這段新舊系統並行的期間,管制員大開人力且作業程序變得複雜了起來,口頭交接,系統備份,各式各樣的措施都是為了管制作業不受到系統裝備差異而影響,同時準備好系統隨時可能需要的備援。這是一段頗為辛苦的時間。而最後重頭戲就是台北近場台和台北區域管制中心這兩個全台灣最複雜航行量最大的單位了。


這是南部飛航服務園區,綠意盎然!

南館的規模比北管小了很多。本圖所及範圍管轄南臺灣了除台南和高雄外的大部分區域
而那大片窗戶最驚人畫面的是有飛機會飛過去


南管4樓的休息陽台,如果總台願意開放民眾參觀順便賣咖啡,保證財源滾滾!

 
時至端午,夏季的艷陽炒活了各種休憩活動,而台灣的管制也在這時候進入了沸騰狀態。台北近場和區管都在做最後程序的確認,協議書的修改,最後的熟悉,而管制室也出現了離情依依的氣氛,大家對這個大家生活很久的地方都頗為不捨,尤其近場台是個小而美的溫暖區域,到了北管,空間廣大,人似乎也疏離了。而新系統帶給大家的不確定感也很重,還有很多的磨合空間。而除了作業面,大家也陸續開啟了"離別"趴,好謝謝我們的支援單位,區台,IBM(他們的成員也因為系統專案結束要面臨失業了)...,而塔臺,也即將面臨單飛的狀態了!


同事們一起拍搞笑照片(6/14轉移前的最後一個晚上)

NO教官也隨著轉移後,同時申請退休了!(哭哭)
 

臺北的轉移在15日分成了兩組人馬,一組在一早就會進駐北管進行系統測試和各通訊線路的試線。另一組則繼續在舊的管制單位管飛機,到了12點多則陸續移交飛機。本來1點才要正式轉移,但有人偷跑使得大家突然在12點半就移轉到新中心而使得場面一度變得混亂。但是大家同心協力仍一起順利過了這個大關。我在中午吃完午餐後跑來北管看大家轉移,順便讓自己有點心理準備,因為我是轉移第一天的夜班。抵達時大約下午一點,席位已經是頗為穩定,而北管裡冠蓋雲集,從總臺長,航管組組長,許多的顧問,台長,種子教官...  等等好多人全部圍繞在席位後面,好不熱鬧。而大家也互道恭喜,終於走到了這一天了!

好多人~~


這次,是玩真的了!(臺北近場臺側)


遠端是臺北區管中心,右側三個螢幕是臺北近場臺
 


同事幫我拍的,臨時跑去,沒抓頭髮!><


轉移當天大家都是戰戰兢兢地在席位上管制,由於人力配置,臺北近場臺在0930-2200L會常態性地分成桃園南區和北區,所以東北邊到場的飛機千萬不要聽到換給124.2就先減速喔!你還是有機會搶在前面的!

轉移第一天晚上我是夜班,總臺長和台長們都還是繼續留下來,因為夜班的人力比早班相對地少,等於幫手是比較少的。上了第一個席位剛好要帶飛機進場,其實一開始還不太習慣,飛機的間隔並不識太好抓。尤其現在的螢幕不像舊系統是被定死的,所以可能因為偏移或縮放後而出現不同的比例。這時候運用系統測量工具就很重要了。塔臺的場面雷達還沒有進入系統,所以我們只能用塔臺排放的離場電子管制條來判斷跑道頭有沒有飛機,因此比較難像過去可以從場面雷達判斷到場之間的間隔需要放大還是縮小(如果我們有一起一落的跑道分流就根本不用煩惱這件事情)。

說到管制條,新系統已經全面電子化,所有的管制條都在螢幕上陳列,對近場臺來說,我們減少了看條子的機會,大多使用螢幕上直接資訊來做管制。其實習慣之後還算方便啦。

或許因為虛擬航管一堆奇怪的介面訓練,我覺得還算是不會太難上手,但是在協調員作業時由於系統是以管轄權來區分顏色,管轄下的飛機是綠的,別人的是黑的,快來的是藍的。這對需要一覽全局的協調員是有監控上的困難,所以大家也在想其他辦法磨和這個部分。還有很多很多的習慣都需要改變,還有很多的程序都還在討論,相信隨著時間,這一切會越來越清晰。

其實還有很多事情不方便在此提及,而這都是人的問題,跟系統就沒有太大的關係了。

舊系統,退休了。我們在全新的裝備,全新的大樓下作業,但是能不能帶給臺北FIR全新的未來?這就有靠管理階層和管制員的智慧了!


謝謝舊系統!安眠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i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