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聯合報的某個角落有個好像跟台灣大哥大合作的"微知識"專欄。眼尖的朋友不知道有沒有注意到2/20-2/26日是"航管篇"。很多朋友都說記者也太清楚航管的底細了,但是實際上是怎樣呢?點進來看吧!

#本文也是快速認識管制工作的一篇重要基本知識文喔!! 所以我把他放在航管知識的分類裡面

 
其實那七篇文章都是我提供的。過程其實是聯合報透過民航局公關處來協助提供管制單位的相關資料,這個工作經由公關室轉往飛航管制員協會後,受到理事長的邀請我便接下了這個工作。但是因為當時並沒有說是邀稿還是提供資料,只是對方直接要求要200字以內的七篇介紹,所以也就沒有想太多。直到報紙刊登出來後,發現上面的"文"是寫記者的名字,這時就讓我感覺有點不是太開心了。後來經過了詢問,公關處並沒有和聯合報談到任何關於著作權的問題,等於我就是這樣把文字給"送人"了。

既然這樣我也不想去追究,終究如臉書上一位飛行員教官所說的,如果這七篇短文能讓大眾更了解管制,那有甚麼好計較的。其實這樣說也滿有道理的。

藉由這個部落格,就把當時的原文直接放上來,而我也只收集到3篇正式報導,所以順便附帶進去,大家可以比較一下原始資料跟最後呈現的內容有多少的差異。


你所不知道的飛航管制員七件事

/ 李宏鳴 (之所以有"圖"是因為當時要求一篇一圖,但是後來並沒有採用)

 

飛航管制員,全年無休的公務員 (航管之一)

編制於民航局飛航服務總台的飛航管制員,雖屬公務人員,但卻與一般朝九晚五的公務員不同,二十四小時輪值、沒有見紅就放的例假日,颱風天更是風雨無阻。管制員透過考選部不定期舉行的民航人員特考招募,以無線電對飛行員下達指示,維護飛機在飛航過程中的安全,避免和其他飛機或地面障礙物接近或碰撞,可說是天空的守護者!

 

機場管制席,跑道安全的核心  (航管之二)

塔台,是飛航管制員在大眾和媒體眼中唯一的代名詞,事實上僅是航管家族的一環,也是唯一看得到飛機的單位。矗立於機場中,機場管制席送往迎來,確保航機在跑道起降的順暢與安全,看似簡單的起降許可包含了許多關於航空、天氣知識與精準運算的結合。飛機起降時速高達三百多公里,一旦疏忽僅有極短時間應變,重要性可見一般!


地面管制席,地面滑行最安心
  (
航管之三)

機場塔台中的地面管制席如交通警察,安排飛機從後推、往來跑道時,在滑行道上的安全與順序。此外,檢查滑行道板塊狀況、機場燈光的車輛,甚或割草車等等工作車,以及未載客的拖行飛機也必須由他管制,以免巨大的飛機誤入工程中的區域造成危險。機場滑行道數量有限,如何保持安全又高效率的工作,是地面管制最大的挑戰!


近場管制台,通通放馬過來
  (
航管之四)

飛機起飛後必須爬升高度並依照目的地分散至航路,或由四面八方抵達、下降並匯集到機場,繁複如交流道的空域,由近場台負責引導。近場台使用雷達,快速且精準地頒發指令。同時,低高度的直昇機、空拍任務、機場設施查核、甚至空中分列式都需接受近場台的管制,五花八門的特性使近場台成為航管節奏最快、難度最高的單位!

 

區域管制中心,過境班機飛不停  (航管之五)

區域管制中心是航管中管制高度最高的單位。空中有無數條錯綜複雜的航路連繫著國內或國外,往來於航路上的飛機,靠著區管中心的細心安排避免在航路交叉或匯流處產生危險。除了過境台灣天空的飛機,還需將台灣起飛的航班爬高排入航路的流路,或反之下降脫離航路交給近場台帶至機場。區管中心的服務也為國庫帶來豐富收入!

 

團隊合作保飛安  (航管之六)

人非聖賢,操縱著飛航安全的管制員和飛行員都難免有出錯的時候。航空界擁有互相確認與持續監看以偵錯的安全機制,通常可即時發現並改正。管制團隊亦配置協調員進行二次監看,適時提醒因管制員繁忙而可能造成的疏忽。工作量過大時則增加人力分擔工作避免注意力分散,同時降低無線電的繁忙減少誤聽的機會,維護飛安永不妥協。


重視顧客滿意的公務員  (航管之七)

管制員雖為公務員,但國際化的飛航服務品質影響台灣機場的評比與國際競爭力。民航局雖為航空公司監管單位,航空公司對航管服務不滿意仍可提出建議。不定時與航空公司交換意見修正作業模式,提升管制服務,以安全至上,同時維持經濟效率、節能減碳的目標為原則。鮮為人知的管制員實為政府單位頗為特殊的一支。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i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